古律尺

词典解释

古代以黄钟为度量衡的标准。 相传 黄帝 时乐官 伶伦 造律尺,名古律尺,又名纵黍尺。以一粒秬黍的纵长度为一分,九分为一寸,九寸为一尺。参阅 明 朱载堉 《律吕精义·内篇十》。

词典名字:

古律尺

词典发音:

gǔ lǜ chǐ

国语辞典
古代以黄钟为度量衡的标准。相传黄帝时乐官伶伦造律尺,名古律尺,又名纵黍尺。以一粒秬黍的纵长度为一分,九分为一寸,九寸为一尺。参阅明朱载堉《律吕精义.内篇十》。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以黄钟度量衡的标准。相传 黄帝乐官 伶伦 造律尺,名古律尺,又名纵黍尺。以一粒秬黍的纵长度为一分,九分为一寸,九寸为一尺。参阅 明 朱载堉 《律吕精义·内篇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古律尺

  • 古律尺,读音为gǔ lǜ chǐ,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古代以黄钟为度量衡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