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席

词典解释: tái xí 1.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称宰相的职位为。国语辞典注音 ㄊㄞˊ ㄒㄧˊ  拼音 tái xí古代以三臺星象徵三公之位,後以臺席指宰相。▶ 《舊唐書.卷一七○.裴度傳》:「由是遙聽鼓鼙,更張琴瑟,煩我臺席,董茲戎旃。」▶ 《資治通鑒.卷二四三.唐紀五九.敬宗寶曆元年》:「奇章公甫離臺席,方鎮重宰相,所以尊朝廷也。」▶ 元.胡三省.注:「宰相之位,取象三臺,故曰臺席。」

词典名字:

台席

词典发音:

tái xí

国语辞典
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称宰相的职位为台席。
基本解释

台席[ tái xí ]

⒈  古代以三台星象征三公之位,后以台席指宰相。

《旧唐书·卷一七〇·裴度传》:「由是遥听鼓鼙,更张琴瑟,烦我台席,董兹戎旃。」
《资治通鉴·卷二四三·唐纪五九·敬宗宝历元年》:「奇章公甫离台席,方镇重宰相,所以尊朝廷也。」
元·胡三省·注:「宰相之位,取象三台,故曰台席。」

引证解释

⒈  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称宰相的职位为台席。

唐 姚合 《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计日归台席,还听 长乐 鐘。”
《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元年》:“奇章公 甫离台席,方镇重宰相,所以尊朝廷也。”
胡三省 注:“宰相之位,取象三台,故曰台席。”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四年》:“李沆 后入,在 易简 下。及 沆 参政,乃以 易简 为承旨,锡賚与参政等。帝意欲遵旧制,且俟稔其名望,乃正台席。”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台席

  • 台席,是汉语词汇,出自《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解释为宰相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