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中

词典解释: sī zhōng1.星名。 2.神名。 3.新莽官名。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465页 第3卷 59

词典名字:

司中

词典发音:

sī zhōng

国语辞典
1.星名。 2.神名。 3.新莽官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星名。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
《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五曰司中。”
《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室。”

⒉  神名。

《新唐书·礼乐志二》:“四时祭 风师、雨师、灵星、司中、司命、司人司禄。”
清 黄生 《义府·司中》:“《周礼》有 司中、司命 二字,始不解 司中 之义……《国语》云‘左执鬼,中右执殤宫’。此中字正与 司命 之中合。盖 司中、司命 一神,即今俗所谓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是也。 司中 主生, 司命 主死,故并祀之。左执右执云者,犹言生杀在其柄,如 司中、司命 之神,凡大人小儿之命,皆得主之耳。”

⒊  新莽 官名。

《梁书·王莽传中》:“更名光禄勋曰司中。”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司中

  • 据《周礼》及《史记》等文献,可推测司中盖先秦之古天神,与司命相对,与风师、雨师并列。而后神名被星相家用来命名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