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天监

词典解释

官署名。宋元两代掌管天文观测和推算节气历法的机构。三代以前执掌天文历法属羲和;殷周以后设太史;秦汉设太史令;唐设太史局,后改司天台;宋设太史局的翰林天文院和司天监。元沿宋制设司天监,后又设太史院;到明改为*钦天监。

词典名字:

司天监

词典发音:

sī tiān jiàn

国语辞典
1.职官名。司天台的主管官员。唐时始置。见《新唐书.百官志二》。 2.官署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职官名。司天台的主管官员。 唐 时始置。见《新唐书·百官志二》。

《水浒传》第九二回:“使臣进城,宣读令旨,説近来司天监夜观天象,有罡星入犯地分野,务宜坚守城池,不得有误。”

⒉  官署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国朝天文院禁中,设漏刻、观天臺、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司天监

  • 司天监,官名。掌管观察天文,并推算历法,元初掌天文历象的中央机构。后为天文学校。金代设司天台,隶秘书监,掌天文历数风云气象,兼教授生员。设提点、监、少监、判官、教授、司天管勾等。辖天文、算历、三式、测验、漏刻诸科。元初因金制,立司天台,隶秘书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