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异

词典解释

与“离坚白”相对。惠施学派的名辩论题。认为一切同异皆非绝对;并以“天与地卑,山与泽平”等所谓“历物十事”的命题来进行论证。在这些论证中,他们着重指出差异之中有同一,并接触到了概念的转化问题,在古代逻辑思想发展上有一定的贡献。但夸大了概念的同一性,忽视了个体的差别性。

词典名字:

合同异

词典发音:

hé tóng yì

国语辞典
战国惠施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一切事物的差别﹑对立是相对的,强调差异之中有同一,并以"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等命题来进行论证,对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夸大了概念的同一性,忽视了个体的差别,因而导致相对主义的错误。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战国 惠施 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一切事物的差别对立是相对的,强调差异之中有同一,并以“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等命题来进行论证,对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夸大了概念的同一性,忽视了个体的差别,因而导致相对主义的错误。

《庄子·秋水》:“龙 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
成玄英 疏:“故能合异为同,离同为异。”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合同异

  • 合同异是战国时期惠施学派强调事物之间的同一性的观点。与“离坚白”相对。《庄子·秋水》:“合同异,离坚白。”《庄子 天下》所列惠施“历物十事”之第五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揭示事物同异关系的相对性,有其合理因素,但夸大这种相对性,从而否认“同”和“异”概念的确定性,把“同”和“异”合二为一,引申出事物之间不存在差别,“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相对主义结论。“合同异”的著名论题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