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德

词典解释

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1.【解释】: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2.【出自】:《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商纣王宠信妲己,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谁要敢反对他,就会被挖心或受火烙之刑。老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了。周武王决定讨伐他,在盟津会师各路诸侯,举行了誓师大会。武王说:“将士们,请听我说!善良的人做善事,只怕时间不够用。凶恶的人行起恶来,也怕时间不够用。现在商纣王荒淫无道,把大臣当成贼人,把朋友当成仇敌。说自己代表天,作恶多端却无所畏惧。老百姓只能祈求上天让自己远离他。从前夏桀很强大,但是倒行逆施,上天就派成汤来将他流放。今天他们虽然有千万人,但是离心离德,我们虽然只有十个人,但是同心同德,上天一定会看见百姓的心愿、一定会听到百姓的声音。请让我们为老百姓讨伐他,请让我们把成汤的事业发扬光大。”,武王的军队势如破竹,在牧野打败了强大的商朝军队,商纣王自杀,商朝灭亡了。

同心同德德厚流光光前启后后不僭先先人后己己溺己饥饥不择食食不下咽咽苦吐甘甘之如饴饴含抱孙孙庞斗智智勇兼全全军覆没没世不忘忘乎其形形具神生生上起下下不为例例直禁简简丝数米米已成炊炊沙作糜糜烂不堪堪以告慰慰情胜无无一不备备位充数数一数二二三其意意义深长长久之计计上心头头上安头头会箕敛敛后疏前前仆后继继古开今今夕何夕夕寐宵兴兴云致雨雨丝风片片云遮顶顶名冒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亲非故故人之情情不可却却之不恭恭而有礼礼为情貌貌似强大大中至正正中下怀怀丸操弹弹丝品竹竹报平安安不忘危危于累卵卵与石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曲不离口口不二价价值连城城下之盟盟山誓海海不扬波波光鳞鳞鳞次栉比比屋可封封刀挂剑剑及履及及宾有鱼鱼与熊掌掌上明珠珠光宝气气义相投

词典名字:

同心同德

词典发音:

tóng xīn tóng dé

国语辞典

同心同德 tóngxīn-tóngdé

[be of one mind] 心、德:都指思想认识。思想认识一致、行动一致

基本解释

同心同德[ tóng xīn tóng dé ]

⒈  同一心意,同一信念。指思想、行动一致。也作「同德同心」。

书经·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金史·卷二·太祖本纪》:「朕得天下,皆我君臣同心同德以成大功。」

同心合力

离心离德 各怀鬼胎 各行其是

英语of one mind (idiom)​

德语einmütig (Adv)​


引证解释

⒈  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非貔非虎之封、同心同德之劳;校彼功庸,曾何髣髴!”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八:“朕观在昔,君臣惟同心同德,故知天下之务,享无疆之休。”
郭沫若 《归国杂吟》之二:“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亦作“同德同心”。 太平天囯 刘盛培 《建天京于金陵论》:“同德同心,千百国归真恐后。”
清 洪楝园 《警黄钟》第十出:“普劝国人,勿分尔我,同德同心,自成团体。”

成语解释

同心同德

【解释】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出处】《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网络解释

同心同德

  • 同心同德:汉语词组
  • 同心同德:芍药属牡丹栽培品种
  • 同心同德 (汉语词组)

  • “同心同德”是指为同一个心愿,同一目的而努力。多用于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