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刺

词典解释: míng cì 名帖;名片:投了进去,却被告知大人休息不见客。国语辞典注音 ㄇㄧㄥˊ ㄘˋ  拼音 míng cì相似詞: 名片載有姓名、職位等,用來自我介紹或作為與人聯繫的紙片。▶ 唐.元稹〈重酬樂天〉詩:「最笑近來黃叔度,自投占陂湖。」▶ 《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綿菴鄭虎臣報冤》:「鄭隆素知似道奸邪,怕他難與共事,乃具,先獻詩。」亦作「名片」。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574页 第3卷 168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06页

词典名字:

名刺

词典发音:

míng cì

国语辞典

名刺 míngcì

[calling (name) card;visiting card] 名帖;名片

最笑近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元稹《重酬乐天》

基本解释

名刺[ míng cì ]

⒈  载有姓名、职位等,用来自我介绍或作为与人联系的纸片。唐·元稹〈重酬乐天〉诗:「最笑近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也作「名片」。

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郑隆素知似道奸邪,怕他难与共事,乃具名刺,先献诗。」

英语visiting card, name card

引证解释

⒈  犹名片。参见“名纸”、“名帖”。

《梁书·江淹传》:“永元 中, 崔慧景 举兵围京城,衣冠悉投名刺, 淹 称疾不往。”
唐 元稹 《重酬乐天》诗:“最笑近来 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
明 陈宏绪 《寒夜录》卷下:“嘉 隆 以来,往还名刺居上者傲而无礼,处卑者逊而可笑。”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余名刺作隶书,或以为怪。”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名刺

  • 名刺 ,又称 “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用的名片,是古代官员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名片,在当今社会交往中被广泛使用着。它能起联系感情,架设友谊桥梁的作用。有位诗人赞誉它是:“透明的使者,春天的信笺。” 名片在中国,经历了谒、刺、帖、片几个历史阶段。名片起源于交往,而且是文明时代的交往,因为名片离不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