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姓

词典解释

1.即姓名。 《穀梁传·庄公二十六年》:“言大夫而不称名姓。”《史记·项羽本纪》:“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张质》:“名姓偶同,遂不审勘。” 清 孙枝蔚 《村居杂感》诗:“雄心閒自笑,名姓竟谁知。” 管桦 《不讲理的人》:“因为多年不见,又没通过书信,忘了名姓。”

2.有名望的姓氏。即旧族。《国语·楚语下》:“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 韦昭 注:“名姓,谓旧族。”

词典名字:

名姓

词典发音:

míng xìng

国语辞典
1.即姓名。 2.有名望的姓氏。即旧族。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即姓名。

《穀梁传·庄公二十六年》:“言大夫不称名姓。”
《史记·项羽本纪》:“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张质》:“名姓偶同,遂不审勘。”
清 孙枝蔚 《村居杂感》诗:“雄心閒自笑,名姓竟谁知。”
管桦 《不讲理的人》:“因为多年不见,又没通过书信,忘了名姓。”

⒉  有名望的姓氏。即旧族。

《国语·楚语下》:“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
韦昭 注:“名姓,谓旧族。”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名姓

  • 名姓既姓名,还指有名望的姓氏。名姓不同于姓名的地方在于先后的顺序。古人见面首先要报上“名和姓”,简言“名姓”,它不同于现代人的名姓一体的报名方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少时曾语,“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又据邵雍《梅花易数 》自述:“余向遇异人,曾授玄黄诸篇,今遇异翁授此,赋毕,问之曰:'愿得公之名姓。'公不答而去。”后遂成为北宋哲学家、兼通名姓之学的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