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

词典解释: hòu lù ①军队背后的运输线或退路:抄~。 ②(~儿)比喻回旋的余地;后步。国语辞典注音 ㄏㄡˋ ㄌㄨˋ  拼音 hòu lù1. 後面的道路。▶ 南朝宋.謝靈運〈嶺表賦〉:「顧後路之傾巘,眺前磴之絕岸。」2. 軍隊行軍時,列在後面的隊伍或後退之路。▶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傳下號令:遣清江參將帶領本協人馬,從小石崖穿到鼓樓坡,以斷其後路。」3. 比喻以後的人生道路。▶ 《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我取個少年門生,他後路悠遠,官也多做幾年,房師也靠得著他。」4. 比喻事情轉圜的餘地或善後的準備。▶ 如:「他為人謹慎,事事留有後路。」

词典名字:

后路

词典发音:

hòu lù

国语辞典

后路 hòulù

(1) [route of retreat]∶军队背后的运输线或退路

抄敌人后路

(2) [a way of escape]∶比喻回旋的余地

留条后路

基本解释

后路[ hòu lù ]

⒈  后面的道路。

南朝宋·谢灵运〈岭表赋〉:「顾后路之倾?,眺前磴之绝岸。」

⒉  军队行军时,列在后面的队伍或后退之路。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传下号令:遣清江参将带领本协人马,从小石崖穿到鼓楼坡,以断其后路。」

⒊  比喻以后的人生道路。

《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我取个少年门生,他后路悠远,官也多做几年,房师也靠得著他。」

⒋  比喻事情转圜的余地。

如:「他为人谨慎,事事留有后路。」

英语escape route, retreat route, communication lines to the rear, alternative course of action, room for maneuver

德语Hintertür (S)​

法语échappatoire, route de secours, marge de manoeuvre

引证解释

⒈  后面的道路。

南朝 宋 谢灵运 《岭表赋》:“顾后路之倾巘,眺前磴之絶岸。”

⒉  军队背后的运输线或后退之路。

《北史·崔浩传》:“晋 齐郡 太守 王懿 来降,陈计,称 刘裕 在 洛,劝以军絶其后路,则 裕 军不战而可克。”
杨朔 《平常的人》:“他那个班的任务是炸江桥,断绝敌人逃跑的后路。”

⒊  以后的人生道路。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我取个少年门生,他后路悠远,官也多做几年,房师也靠得着他。”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七章:“想起儿子、闺女的后路;也想起 李世丹 放了 马小辫 和叫他‘老大爷’那些事儿,身上那股子劲头变得更大了。”

⒋  比喻转圜的余地;退路。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这会子你帮我一手,也能留一个后路。”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五二回:“日本 鬼子终究完了蛋,你们落个什么下场?也该想想后路呀!”

⒌  行军时居后的部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后路 (词语释义)

  • 后路,汉语词汇。
  • 注音:hòu lù。
  • 释义:军队背后的运输线或退路;回旋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