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德

词典解释: pǐ dé 1.鄙陋之德;微德。否,通"鄙"。国语辞典注音 ㄆㄧˇ ㄉㄜˊ  拼音 pǐ dé德行不良。▶ 《三國演義.第四回》:「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既彰,有忝大位。」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611页 第3卷 205

词典名字:

否德

词典发音:

fǒu dé

国语辞典

鄙陋之德;微德。否,通"鄙"。

基本解释

否德[ pǐ dé ]

⒈  德行不良

三国演义·第四回》:「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

引证解释

⒈  鄙陋之德;微德。否,通“鄙”。

耶律楚材 《用梁斗南韵》:“否德自惭鼎鼐微才不可典璣衡。”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否德

  • 否德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鄙陋之德;微德。否,通“ 鄙 ”。出自《尚书·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