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灰

词典解释: chuī huī 1.吹扬灰烬。 2.古代将葭灰置于律管内测定节气。新节气至,灰则自行由相应律管内飞出。见《后汉书.律历志上》。后遂以表示节气变换。 3.喻用力极小。国语辞典注音 ㄔㄨㄟ ㄏㄨㄟ  拼音 chuī huī1. 吹揚灰塵。▶ 《淮南子.齊俗》:「夫而欲無眯,涉水而欲無濡,不可得也。」2. 節氣變換。見「吹葭」條。▶ 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憶昨夾鍾之呂初,上公禮罷元侯迴。」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642页 第3卷 236

词典名字:

吹灰

词典发音:

chuī huī

国语辞典
1.吹扬灰烬。 2.古代将葭灰置于律管内测定节气。新节气至,灰则自行由相应律管内飞出。见《后汉书.律历志上》。后遂以吹灰表示节气变换。 3.喻用力极小。
基本解释

吹灰[ chuī huī ]

⒈  吹扬灰尘。

《淮南子·齐俗》:「夫吹灰而欲无眯,涉水而欲无濡,不可得也。」

⒉  节气变换。参见「吹葭」条。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上公礼罢元侯回。」

英语to blow away dust

引证解释

⒈  吹扬灰烬。

淮南子·齐俗训》:“夫吹灰而欲无眯,涉水而欲无濡,不可得也。”

⒉  古代将葭灰置于律管内测定节气。新节气至,灰则自行由相应律管内飞出。见《后汉书·律历志上》。后遂以吹灰表示节气变换。参见“吹葭”。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诗:“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上公礼罢元侯迴。”
宋 司马光 《次韵和韩子华寒食休沐》:“小雨前宵泼火,季春明日又吹灰。”

⒊  喻用力极小。参见“吹灰之力”。

如:事同吹灰。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吹灰

  • 燃用固体燃料的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定期吹除受热面的积灰以改善传热效率、保持锅炉原有出力的措施。吹灰方式有压缩空气吹灰、蒸汽吹灰和药物清灰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