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

词典解释: è nì 由于膈肌痉挛,急促吸气后,声门突然关闭,发出声音。通称打嗝儿。国语辞典注音 ㄜˋ ㄋㄧˋ  拼音 è nì喉間氣逆出聲。由於橫膈膜收縮過急,空氣入肺,顫動聲帶而發。亦稱為「打嗝」。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612页 第3卷 206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40页

词典名字:

呃逆

词典发音:

è nì

国语辞典

呃逆 ènì

[hiccup;hiccough] 因横膈痉挛而呼吸顿促,可分为寒呃、热呃、气呃、痰呃、瘀呃、虚呃六种

基本解释

呃逆[ è nì ]

⒈  喉间气逆出声。由于横膈膜收缩过急,空气入肺,颤动声带而发。

英语to hiccup, to belch

引证解释

⒈  气逆作声俗称打嗝

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一·呃逆》:“有寒有热,有虚有实。其气自脐下冲上,作呃呃声。”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呃逆 科普中国

  • 呃逆即打嗝,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健康人也可发生一过性呃逆,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很热或冷的食物饮料、饮酒等,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呃逆频繁或持续24小时以上,称为难治性呃逆,多发生于某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