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
词典解释:
市名。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黄河支流大黑河以北、京包铁路线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辖玉泉、新城、回民、郊区四区及土默特左旗和托克托、清水河、和林格尔、武川四县。明建归化城,清建绥远城,后置归化、绥远两厅,1912年改厅为县。1913年归化、绥远两县合并为归化县,1914年改归绥县。1928年绥远建省,以归绥县城区设归绥市,并为省会。1954年改呼和浩特市。人口197万(市辖区96.4万,1996年)。有毛纺、机械、钢铁、化学、制革、制糖、乳品等工业。是中国毛纺工业中心之一。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多所。市西南公园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有昭君墓、大召、席力图召、乌素图召、五塔寺、清真大寺等名胜古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国语辞典
◎ 呼和浩特 Hūhéhàotè
[Hohehot Municipality]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位于自治区中部,市区面积206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75万。在京包线上,是自治区政治、文化中心及中部物资集散地
网络解释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通称呼市,旧称归绥,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北方沿边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处中国北部边疆,欧亚大陆内部。市域面积为17224平方公里,辖4区、4县、1旗,2017年末常住人口为311.5万人,市区常住人口215.2万人。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县境。民国时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并后,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市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名归绥。1954年改名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同时也是呼包银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2018年12月,被评为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