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鸣

词典解释: hé míng 1.互相应和而鸣。 2.《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锵锵"。'"杨伯峻注:"此二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后以""比喻夫妻和睦。国语辞典注音 ㄏㄜˊ ㄇㄧㄥˊ  拼音 hé míng鳥的鳴聲相應和。比喻音樂或歌唱聲調相諧。▶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鳳皇于飛,和鳴鏘鏘。」▶ 《文選.嵇康.琴賦》:「遠而聽之,若鸞鳳和鳴戲雲中。」

词典名字:

和鸣

词典发音:

hé míng

国语辞典
1.互相应和而鸣。 2.《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杨伯峻注:"此二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后以"和鸣"比喻夫妻和睦。
基本解释

和鸣[ hé míng ]

⒈  鸟的鸣声相应和。比喻音乐或歌唱声调相谐。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凤皇于飞,和鸣锵锵。」
《文选·嵇康·琴赋》:「远而听之,若鸾凤和鸣戏云中。」

引证解释

⒈  互相应和而鸣。

《诗·周颂·有瞽》:“喤喤厥声,肃雝和鸣。”
唐 元稹 《雉媒》诗:“和鸣忽相召,鼓翅遥相瞩。”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为衣服》:“鶼鶼,叹和鸣未久,分飞荏苒。”
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和鸣,造成醉心的大乐。”

⒉  后以“和鸣”比喻夫妻和睦。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 懿氏 卜妻 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
’” 杨伯峻 注:“此二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
唐 白居易 《得景定婚讫未成而女家改嫁不还财景诉之》:“二姓有行,已卜和鸣之兆;三年无故,竟愆嬿婉之期。”
宋 柳永 《集贤宾》词:“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歛翠啼红。”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女喜甚。既成婚,伉儷和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和鸣

  • 和鸣是汉语词汇,
  • 拼音hé mínɡ,
  • 释义:1、互相应和而鸣。2.比喻夫妻和睦。
  • 出自《左传·庄公二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