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

词典解释: hā ní zú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国语辞典注音 ㄏㄚ ㄋㄧˊ ㄗㄨˊ  拼音 hā ní zú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南部元江與瀾滄江之間。人口約一百萬,是古代南遷的羌人後裔。說哈尼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經濟以農業為主。崇拜多神和祖先,能歌善舞。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737页 第3卷 33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03页

词典名字:

哈尼族

词典发音:

hā ní zú

国语辞典
  •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
  • 基本解释

    哈尼族[ hā ní zú ]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元江与澜沧江之间。人口约一百万,是古代南迁的羌人后裔。说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经济以农业为主崇拜神和祖先能歌善舞

    英语Hani ethnic group

    德语Hani, Akha, Haqniq (Volksgruppe in China)​ (Eig)​

    法语Hani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 云南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哈尼族

  • 哈尼族,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现代哈尼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 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
  •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哈尼族总人口数为166093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