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

词典解释

国名。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濒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陆上邻委内瑞拉、巴西、秘鲁、厄瓜多尔、巴拿马。面积114.17万平方公里。人口3 510万(1995年),印欧混血种人占57%,白人占20%,余为黑白混血种人、黑人和印第安人等。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多信天主教。首都圣菲波哥大。安第斯山脉纵贯西部,山谷相间,沿海有狭窄平原;西北一带为马格达莱纳河下游冲积平原。东部为亚马孙河与奥里诺科河上游支流冲积平原,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二。赤道横贯南部,平原南部和西岸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向北逐步转为热带草原和干燥草原气候。森林约占全国面积的46%。16世纪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1年11月宣布独立。1821年同今委内瑞拉组成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2年厄瓜多尔加入。1830年委、厄退出,大哥伦比亚解体,1831年建新格兰纳达共和国。1863年改称哥伦比亚合众国。1886年又称哥伦比亚共和国。1903年原巴拿马省脱离哥伦比亚独立。农业中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香蕉出口量居世界前列,还产鲜花、甘蔗、棉花、玉米等。畜牧业较发达。开采石油、天然气、煤、金、铂等矿产。绿宝石产量居世界首位。工业以纺织和食品加工为主,还有冶金、石油化工、汽车装配等。农矿产品占出口总值四分之三以上,以咖啡为大宗,次为蔗糖、花卉、香蕉、贵金属等,输入机器设备、工业原料、粮食、车辆等。旅游业兴盛。

词典名字:

哥伦比亚

词典发音:

gē lún bǐ yà

国语辞典
南美洲西北部国家。临太平洋和加勒比海。面积11417万平方千米。人口3710万(1995年)。首都圣菲波哥大。安第斯山脉纵贯西部。太平洋沿岸和东部为平原。热带气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咖啡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最前列。鲜花生产享誉世界。绿宝石产量居世界前列。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共和国)

  • 哥伦比亚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Colombia),简称哥伦比亚。国土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东通委内瑞拉,东南通巴西,南与秘鲁、厄瓜多尔,西北与巴拿马为邻。西部有沿海平原,为西、中、东三条平行的科迪勒拉山脉构成的高原,山间有宽阔的谷地,南部有一系列火山锥,西北部为马格达莱纳河下游冲积平原,水道纷歧,湖沼广布。
  • 哥伦比亚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36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7月20日宣布独立,后遭镇压。1819年最终获得独立。并同今委内瑞拉、巴拿马、厄瓜多尔组成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30年委、厄退出,1831年改称新格拉纳达共和国。1863年称哥伦比亚合众国。1886年改为现国名。
  • 哥伦比亚为南美洲国家联盟成员国。国内资源丰富。经济、交通、旅游业发达。
  • 哥伦比亚有在长期宏观经济的稳定和良好的增长前景,多元化的经济。哥伦比亚是一个中等强国与拉丁美洲第四大经济体,是的灵猫六国之一,也是世界新兴市场,承认双重国籍。如父母持有在哥长期居留签证,其所生子女可入哥国籍。
  • 伟大的拉丁精神充斥在这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角落,而那些加勒比沿岸具有殖民地色彩的小城、壮观的国家公园、宏伟的安第斯山脉和美丽的热带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