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

词典解释

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唐宋文亦仅取八家。稍后茅坤本朱、唐之说,选辑八人的文章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其书在旧时流传颇广,“唐宋八大家”之名遂亦流行。

词典名字:

唐宋八大家

词典发音:

táng sòng bā dà jiā

国语辞典
  • ·两代八个散文作家的合称。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体,是古文运动中的重要代表。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唐 宋 两代八个散文作家的合称。即 唐 韩愈、柳宗元,宋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体,是古文运动中的重要代表。 明 初 朱右 选 韩 柳 等人文章为《八先生文集》,书不传,而八家之名,实始于此。后 唐顺之 著《文编》,于 唐 宋 人除八家外,一律不取茅坤 论文,宗仰 顺之,又选编八家文,成《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四十四卷。世遂沿称为 唐 宋 八大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唐宋八大家

  •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