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息

词典解释: huì xī 1.有口能呼吸者。代指人和一切动物。 2.犹喘息。短暂的休息。国语辞典注音 ㄏㄨㄟˋ ㄒㄧˊ  拼音 huì xí有口能呼吸的獸類。▶ 《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元元萬民,下及魚鱉,上及飛鳥,跂行蠕動之類,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859页 第3卷 453

词典名字:

喙息

词典发音:

huì xī

国语辞典
1.有口能呼吸者。代指人和一切动物。 2.犹喘息。短暂的休息。
基本解释

喙息[ huì xí ]

⒈  有口能呼吸的兽类。

《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元元万民,下及鱼鳖,上及飞鸟,跂行喙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引证解释

⒈  有口能呼吸者。代指人和一切动物。

《史记·匈奴列传》:“元元万民,下及鱼鳖,上及飞鸟,跂行喙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司马贞 索隐:“虫豸之类,或企踵而行,或以喙而息。”
《汉书·公孙弘传》:“跂行喙息,咸得其宜。”
颜师古 注:“喙息,谓有口能息者也。”
明 唐寅 《柱国少傅守溪先生七十寿序》:“在物则翾飞喙息,草夭木乔……无不蒙其福音。”

⒉  犹喘息。短暂的休息。

严复 《原强》:“当是之时,哀哀黔首衽革枕戈,不得喙息,盖几靡有孑遗,耗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喙息

  • 【释义】:有口能呼吸者。代指人和一切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