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帖

词典解释: xǐ tiě 1.庆贺结婚的请帖。 2.旧时议定婚嫁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聘帖。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ˇ ㄊㄧㄝˇ  拼音 xǐ tiě請人參加婚禮的請帖。▶ 如:「老王要結婚了,你收到他的了嗎?」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809页 第3卷 403

词典名字:

喜帖

词典发音:

xǐ tiě

国语辞典

喜帖 xǐtiě

[wedding invitation] 要举行婚礼之前发出的请帖

基本解释

喜帖[ xǐ tiě ]

⒈  请人参加婚礼的请帖。

如:「老王要结婚了,你收到他的喜帖了吗?」

英语wedding invitation

法语mariage, noces

引证解释

⒈  庆贺结婚的请帖。

冰心 《三年》:“自己给他寄去一张喜帖。”
孙犁 《澹定集·乡里旧闻(二)》:“也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不过红事喜帖,白事丧榜之类。”

⒉  旧时议定婚嫁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聘帖。

广西壮族文学》第三编第四章:“她敢于大胆反抗封建礼教秀英 撕毁摆在桌上的喜帖。”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喜帖

  • 是即将结婚的新人所印制的邀请函,又称为喜柬。在英语中称为Wedding Invitation。此邀请函上通常印结婚日期和典礼、婚宴举行时间,通常也会印上男女双方家长的名字。喜帖的寄出时间通常是婚礼前六周。 喜帖和中国古代的圣旨相结合制作成圣旨喜帖,古色古香,很有中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