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巴

词典解释: gā bā 〈方〉黏的东西干后附着在器物上:饭粒都~在锅底上了。国语辞典注音 ㄍㄚ ˙ㄅㄚ  拼音 gā ba1. 稠濃的液體或半固體乾固了。▶ 如:「膠水不能用了。」2. 狀聲詞。形容東西折斷的聲音。▶ 如:「樹枝一聲折斷了。」亦作「嘎叭」。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895页 第3卷 489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14页

词典名字:

嘎巴

词典发音:

gā bā

国语辞典

嘎巴 gābā

[snap;crack] 形容树枝等断裂的声音

嘎巴 gāba

[crust] 〈方〉∶粘东西干后牢固地附着在别的东西上

瞧,浆糊都嘎巴在你袖子上了

基本解释

嘎巴[ gā ba ]

⒈  稠浓的液体或半固体干固了。

如:「胶水嘎巴不能用了。」

⒉  状声词。形容东西折断的声音。也作「嘎叭」。

如:「树枝嘎巴一声折断了。」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形容树枝等折断的声音。

⒉  方言。附在器物上的干了的粥、糨糊等。

如:衣裳上还有粥嘎巴儿

⒊  方言。黏的东西干后附在器物上。

如:饭粒都嘎巴在锅底上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嘎巴

  • 嘎巴,汉语词语,象声词,形容树枝等折断的声音 ;或纸张清脆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