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皿

词典解释: qì mǐn 1.饮食用具,如杯﹑盘及尊彝之类。后泛指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2.食具及覆盖之巾。国语辞典注音 ㄑㄧˋ ㄇㄧㄣˇ  拼音 qì mǐn盛東西的器具。▶ 《大戴禮記.保傅》:「天子自為開門戶,取玩好,自執。」▶ 《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那些祭品的,都是訪古購求的。」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928页 第3卷 522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029页

词典名字:

器皿

词典发音:

qì mǐn

国语辞典

器皿 qìmǐn

(1) [ware] 泛指盆、罐、碗、杯、碟等日常用具或玻璃仪器

器皿非满案。——·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客至无器皿。

为宫室器皿。——· 魏学洢《核舟记》

玻璃器皿

基本解释

器皿[ qì mǐn ]

⒈  盛东西的器具。

大戴礼记·保傅》:「天子自为开门户,取玩好,自执器皿。」
《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那些祭品的器皿,都是访古购求的。」

英语household utensils

德语Gefäß (S)​

法语récipient, ustensile

引证解释

⒈  饮食用具,如杯、盘及尊彝之类。后泛指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墨子·节葬下》:“使百工行此,则必不能修舟车为器皿矣。”
《礼记·礼器》:“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大,此以大为贵也。”
《北史·后妃传序》:“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王妈妈 将一应田地宇舍,什物器皿,尽行变卖。”
朱自清 《威尼斯》:“威尼斯 的玻璃器皿,刻花皮件,都是名产。”

⒉  食具及覆盖之巾。按, 焦循 正义谓皿为“”之假借,器为饮食之器,皿即覆器之巾。

《孟子·滕文公下》:“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
赵岐 注:“皿,所以覆器者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器皿

  • 器皿是指用以盛装物品的物件的总称。器皿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并做成各种形状,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 皿:名词,指碗、碟、杯、盘一类用器的统称,如:器皿;皿金(金属器皿);皿卷(清代科举,顺天乡试监生的试卷);皿器(盛物用具的统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