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文

词典解释

文体名。骈文的一体。全篇多以四字六字相间为句,世称骈四俪六。《文心雕龙·章句》:“若夫笔句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此体形成于南朝,盛行于唐宋。如唐李商隐所作四六文,即称为《樊南四六甲乙集》

词典名字:

四六文

词典发音:

sì liù wén

国语辞典
  • 骈文的一体。详“四六 ”。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骈文的一体。详“四六”。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四六文

  • 四六文,又称骈文,骈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句式整齐的四六字句,被称为四六文。此种骈文全篇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声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故称四六文。四六文常用于表章奏记的撰写。西晋作家陆机《演连珠五十首》,每首都是四六骈句成章的短小韵文,为今存可见的较早的四六骈文短章的滥觞。其后,四六骈句大量运用于南朝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