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德

词典解释: sì dé ①见“三从”(10页)。 ②儒家提倡的孝、悌、忠、信四种道德。国语辞典注音 ㄙˋ ㄉㄜˊ  拼音 sì dé1. 易經乾卦元、亨、利、貞。▶ 《易經.乾卦.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者,故曰元亨利貞。」2. 婦德、婦言、婦容、婦功。見《周禮.天官.九嬪》。▶ 《文選.范曄.後漢書皇后紀論》:「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亦稱為「四教」、「四行」。3. 孝、悌、忠、信。▶ 《大戴禮.衛將軍文子》:「孔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參乎,中夫者矣哉!』」4. 佛教用語。指四種特徵。▶ 《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三》:「唯此涅槃,具彼。」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004页 第3卷 598

词典名字:

四德

词典发音:

sì dé

国语辞典

四德 sìdé

[The four virtues are fidelity,physical charm,propriety in speech and efficiency in needlework] 封建礼教指妇女应尊从的四种德行,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从四德

基本解释

四德[ sì dé ]

⒈  易经乾卦元、亨、利、贞四德。

《易经·乾卦·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元亨利贞。」

⒉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见《周礼·天官·九嫔》。

《文选·范晔·后汉书皇后纪论》:「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

⒊  孝、悌、忠、信。

《大戴礼·卫将军文子》:「孔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乎,中夫四德者矣哉!』」

⒋  佛教用语。指四种特征。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卷三》:「唯此涅槃,具彼四德。」

英语four Confucian injunctions 孝悌忠信 (for men)​, namely: piety 孝 to one's parents, respect 悌 to one's older brother, loyalty 忠 to one's monarch, faith 信 to one's male friends, the four Confucian virtues for women of morality 德, physical charm 容, propriety in speech 言 and efficiency in needlework 功

德语vier Tugende (des Konfuzianismus)​ (S, Rel)​

引证解释

⒈  指《易》“”卦元、亨、利、贞四德。

《易·乾》:“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清 颜元 《存性编·明明德》:“惟先儒既开此论,遂以恶归之气质而求变化之,岂不思气质即二气四德所结聚者,乌得谓之恶?”

⒉  封建礼教指妇女应有的四种德行。

《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郑玄 注:“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枲。”
《后汉书·皇后纪序》:“九嬪掌教四德。”
李贤 注:“四德谓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也。”
唐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李季兰》:“士有百行,女唯四德。”
无名氏金雀记·合雀》:“大凡人家大娘,听见丈夫娶妾,皆生嫉妬之心。夫人略无猜忌,欣然有喜色,可见夫人四德兼全。”
钱谦益 《妻王氏加赠恭人》:“睠惟四德,胡不百年。”

⒊  佛教语。指大乘涅槃四功德,即常德、乐德、我德、净德。见《涅槃经》。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四德

  • “四德”一词见于《周礼 天官 内宰》,内宰是教导后宫妇女的官职,负责逐级教导后宫妇女“阴礼”、“妇职,其中较高职位的“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本来是宫廷妇女教育门类,后来与“三从”连称,成为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标准即“三从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