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

词典解释: sì bù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方法。西晋荀勖《晋中经簿》最早以甲、乙、丙、丁著录图书,《隋书·经籍志》把甲、乙、丙、丁定名为经、史、子、集,确定了的名称和顺序,此后历代沿用。国语辞典注音 ㄙˋ ㄅㄨˋ  拼音 sì bù晉時荀勗作新簿,將群書分類為:甲部,記六藝、小學;乙部為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術數;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丁部有詩賦、圖讚、汲冢書。見《隋書.卷三二.經籍志一》。唐玄宗於兩都各聚書,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史、子、集四庫。見《舊唐書.卷四六.經籍志上》。後分類群書多沿唐例,以經、史、子、集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993页 第3卷 587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33页

词典名字:

四部

词典发音:

sì bù

国语辞典
  •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将群书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类,称“四部”。如:《四部备要》。详“四部书 ”。
  • 骠国乐工编制,分为四部。
  • 基本解释

    四部[ sì bù ]

    ⒈  晋时荀勗作新簿,将群书分类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为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见《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唐玄宗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见《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后分类群书多沿唐例,以经、史、子、集为四部。

    德语für vier Stimmen

    引证解释

    ⒈  中国 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将群书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类,称“四部”。详“四部书”。

    如:《四部备要》。

    ⒉  唐 时 骠国 乐工编制,分为四部。见“四部众”。

    《新唐书·南蛮传下·骠》:“凡乐三十,工百九十六人,分四部:一、 龟兹 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军乐部。”

    ⒊  见“四部众”。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四部

  • 四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将群书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类。或唐时骠国乐工编制,分为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