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阨

词典解释: kùn è 1.同"困厄"。国语辞典注音 ㄎㄨㄣˋ ㄜˋ  拼音 kùn è艱困窮阨。▶ 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士方窮時,閭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亦作「困厄」。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027页 第3卷 621

词典名字:

困阨

词典发音:

kùn è

国语辞典
同"困厄"。
基本解释

困阨[ kùn è ]

⒈  艰困穷阨。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士方穷时,困阨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也作「困厄」。

引证解释

⒈  同“困厄”。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八》:“林(杜林 )尝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独宝爱之。每遭困阨,自以不能济於众也,犹握把此经,独叹息曰:‘古文之学将絶於此邪?’”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盖士方穷时,困阨閭里。”
清 唐甄 《潜书·思愤》:“古之人沮抑志奋,困阨学成。”
叶圣陶 《倪焕之》二二:“他已经知道民族困阨的症结。”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