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

词典解释: yuán míng yuán 园林。遗址在北京海淀区东部。初为明代私家园林,后归清内府。1709年为皇四子赐园。后历经扩建,在其东邻和东南邻建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后改万春)园,合称圆明三园。嘉庆间续有增修。园内大小建筑一百二十余处,以水景为主,总占地约350公顷,被誉为“万园之园”。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198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集资修理,万春园、福海、万花阵(欧式迷宫)等逐一恢复,定名为“遗址公园”。国语辞典注音 ㄩㄢˊ ㄇㄧㄥˊ ㄩㄢˊ  拼音 yuán míng yuán在北平市西北,清康熙時建,雍正帝夏日在此避暑聽政,乾隆時增築,宏麗聞名中外,西人稱為「夏宮」。咸豐十年秋,英法聯軍破京師,入園劫掠珍寶,縱火焚燒,殿宇盡燬,王闓運有《圓明園詞》紀其事。

词典名字:

圆明园

词典发音:

yuán míng yuán

国语辞典

圆明园 Yuánmíng Yuán

[Winter palace] 中国清代皇家御苑。在北京西郊颐和园东。原是1709年康熙赐予雍正的别墅,雍正即位后于1725年建为苑囿。乾隆时大加扩建。圆明园通常指圆明、长春、绮春三园。建在湖泊密布的平原上,占地320公顷,水面占35%。除圆明园前部中轴线上的正大光明殿和后面的九州、清宴两组建筑具有宫殿性质外,其余上百组大小建筑群都是分布在湖边岛上的园林建筑,其中后湖、福海景物最密集。三园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西洋楼”存留断壁残垣

基本解释

圆明园[ yuán míng yuán ]

⒈  在北平市西北,清康熙时建,雍正帝夏日在此避暑听政,乾隆时增筑,宏丽闻名中外,西人称为「夏宫」。咸丰十年秋,英法联军破京师,入园劫掠珍宝,纵火焚烧,殿宇尽毁,王闿运有《圆明园词》纪其事。

引证解释

⒈  清 代名园之一。遗址在 北京 海淀 附近。原为 明 代故园。 康熙 四十八年赐予 胤禛 ( 雍正 )。 雍正 即位后大加扩建, 乾隆 踵其事,至 嘉庆 始建成环绕 福海 的 圆明、万春、长春 三园,总称“圆明园”。园地周围广达二十余里,半水半陆,园景汇集了当时 江 南若干名园的特点,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被誉为“万园之园”。 咸丰 十年 英 法 联军劫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烧。今仅存残迹。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圆明园

  • 《圆明园》是由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出品,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大型纪录片,由薛继军担任总导演,金铁木执导,刘俊清、哈日巴拉等人主演。
  • 影片从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切入,描述了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从初建到大规模扩建成旷世园林,再到英法联军对这座人间仙境的破坏、焚烧的发展历史。该片于2006年9月9日在中国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