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性

词典解释: tǔ xìng 1.指某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性。 2.指土壤的燥湿﹑肥瘠等性质。国语辞典注音 ㄊㄨˇ ㄒㄧㄥˋ  拼音 tǔ xìng土地的性質。▶ 元.趙孟頫〈題耕織圖詩.三月〉:「良農知,肥瘠有不同。」亦作「土質」。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731页 第2卷 987

词典名字:

土性

词典发音:

tǔ xìng

国语辞典
  • 指某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性。
  • 指土壤的燥湿、肥瘠等性质。
  • 基本解释

    土性[ tǔ xìng ]

    ⒈  土地的性质。元·赵孟?〈题耕织图诗·三月〉:「良农知土性,肥瘠有不同。」也作「土质」。

    引证解释

    ⒈  指某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性。

    《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
    夏僎 详解:“苟非其土性所宜,则亦不敢言养。”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兵制一》:“今以謫发充之,远者万里,近者千餘里,违其土性,死伤逃窜十常八九。”

    ⒉  指土壤的燥湿、肥瘠等性质。

    《宋史·河渠志七》:“濒海土性虚燥,难以建置。”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诗之三:“良农知土性,肥瘠有不同。”
    何景明 《田园杂诗》之二:“随宜諳土性,言话群野人。”
    黄景仁 《院斋纳凉杂成》诗:“我行达 淮 潁,土性竹不栽。”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土性

  • 土性,指某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