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子

词典解释: wéi zi 1.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堤岸。 2.围子墙。国语辞典注音 ㄩˊ ˙ㄗ  拼音 yú zi建築在低窪地區防水護田的圍堤。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749页 第2卷 1005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52页

词典名字:

圩子

词典发音:

wéi zǐ

国语辞典

圩子 wéizi

[vallate;protective embankments surrounding low-lying fields] 四周具有高起的围岸的低洼地

基本解释

圩子[ yú zi ]

⒈  建筑在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围堤。

引证解释

⒈  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堤岸

⒉  围子墙。

《太平天囯歌谣传说集·孩子包的好好的》:“那会,俺这 岠山 顶上,还打了个周围十几里的圩子。里边山棚,盖上小屋,等太平军来时,好跑到山上去躲。”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圩子

  • 圩子,是汉语词汇,出自《太平天囯歌谣传说集·孩子包的好好的》,解释为围子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