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体
词典解释:
亦称“构造地层地体”。为断层所围限、具有统一地质特征的区域地质实体。规模虽可大至岩石圈板块,但常指岩石圈板块裂解开的、经长距离漂移和转动而拼贴到(古)大陆边缘的碎块,或相应的地壳碎块。同其邻区的地质体均呈构造接触关系,且在沉积地层、构造变形、岩浆活动等方面具有与邻区地质体明显不同的特征。早期地体相互拼贴组成联合地体,晚期又可按新的型式裂解出新的离散地体。
国语辞典
1.大地的形体。后指地球。 2.犹地势。
引证解释
⒈ 大地的形体。后指地球。
引汉 王充 《论衡·四讳》:“西益宅何伤於地体,何害於宅神?”
《清史稿·天文志二》:“西人谓地体浑圆,四面皆有人,冬夏互异,昼夜相反。”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假如《新青年》里,有一篇和别人辩地球方圆的文字,读者见了,怕一定要发怔。然而现今所辩,正和说地体不方相差无几。”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格里莱阿 说地体运动, 达尔文 说生物进化,当初何尝不或者几被宗教家烧死,或者大受保守者攻击呢。”
⒉ 犹地势。
引南朝 陈 徐陵 《太极殿铭》序:“夫紫盖黄旗, 扬都 之王气长久;虎踞龙蟠, 金陵 之地体贞固。”
网络解释
地体
在地质学上,地体是地壳物质的碎块,它或者在一个板块上形成,或者从一个板块上断裂而成,后来增生(或者叫“缝合”)到另一个板块之上。这时,这一地壳块或碎片仍保有它自己独特的地史,而和周边区域不同(因此,偶然也用外来地体这一术语)。地体和它所附着的地壳之间的缝合线通常是一个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