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

词典解释: dì xíng ①在地理学中,即“地貌”。 ②在测绘学中,指地表起伏形态(地貌)和地表所有固定物体(如房屋、桥梁、道路)的总称。国语辞典注音 ㄉㄧˋ ㄒㄧㄥˊ  拼音 dì xíng地表的起伏、形狀、輪廓等特徵。▶ 如:「丘陵」、「盆地」。▶ 《文選.吳質.在元城與魏太子牋》:「然觀察土宜,西帶常山,連岡平代,北鄰柏人,乃高之所忌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766页 第2卷 1022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85页

词典名字:

地形

词典发音:

dì xíng

国语辞典

地形 dìxíng

(1) [land forms;physical contours;gene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topographic]

(2) 包括地势与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内的地表形态

(3)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统称

基本解释

地形[ dì xíng ]

⒈  地表的起伏、形状、轮廓等特征。

《文选·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牋》:「然观地形察土宜,西带常山,连冈平代,北邻柏人,乃高之所忌也。」

如:「丘陵地形」、「盆地地形」。

英语topography, terrain, landform

德语Gelände

法语modelé (géologie)​

引证解释

⒈  地面的形状。

《战国策·秦策二》:“甘茂 贤人,非恒士也。其居 秦,累世重矣,自 殽塞、谿谷,地形险易,尽知之。”
唐 白居易 《早春即事》诗:“物变随天气,春生逐地形。”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天子之学曰辟雍,诸侯之学曰泮宫,皆象地形而为之名耳。”
毛泽东 《论持久战》七十:“射击原则的‘荫蔽身体,发扬火力’是什么意思呢?前者为了保存自己,后者为了消灭敌人。因为前者,于是利用地形地物,采取跃进运动,疏开队形,种种方法都发生了。”

⒉  指地理位置。

宋 苏轼 《徐州谢两府启》:“地形襟要,当东西水陆之衝;民食艰难,正春夏旱蝗之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地形

  • 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具体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物体所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地形与地势、地貌不完全一样,地形多偏向于局部结构,而地势讲走向,地貌则一定是指整体特征。如:鞍部是地形,山谷是地貌。
  • 五种突出地形是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山地,除高原之外都有不同级别。这些地形有一级类型与二级类型之别。它们相邻的同级形态上是彼此不同的,相邻的含义本身就排斥包容,例如四川盆地相邻的四周是高原和山脉。一个大地形由不同的下级地形组成,是包容关系,例如四川盆地里面有成都平原和峨眉山及一些丘陵等,松辽盆地有松嫩平原和丘陵等,青藏高原里面又有五种二级地形如柴达木盆地、冈底斯山脉等,天山山脉是山地而东部有吐鲁番盆地和丘陵。
  • 能源时代的地质学重视盆地研究。1901年里海盆地石油占当时全球原油产量的50%,后来波斯湾盆地石油称霸。中国大庆油田在松辽盆地。农业种植重视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功能,工业开采则重视松辽盆地、渤海—华北盆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