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棍

词典解释: dì gùn1.地痞。国语辞典注音 ㄉㄧˋ ㄍㄨㄣˋ  拼音 dì gùn地痞流氓。▶ 《儒林外史.第一三回》:「蕭山縣正堂吳。為奸拐事:案據蘭若庵僧慧遠,具控伊徒尼僧心遠,被權勿用奸拐霸占在家一案。」▶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八回》:「可是他當六門總巡的時候,有一天差役拿了個來回他。」亦稱為「地痞」。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774页 第2卷 1030

词典名字:

地棍

词典发音:

dì gùn

国语辞典
地痞。
基本解释

地棍[ dì gùn ]

⒈  地痞流氓。

《儒林外史·第一三回》:「萧山县正堂吴。为地棍奸拐事:案据兰若庵僧慧远,具控伊徒尼僧心远,被地棍权勿用奸拐霸占在家一案。」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可是他当六门总巡的时候,有一天差役拿了个地棍来回他。」

引证解释

⒈  地痞。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兰若庵 僧 慧远,具控伊徒尼僧 心远 被地棍 权勿用 奸拐霸佔。”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六年十月十二日》:“是晚问船家:‘该邑城乡间有地棍地霸为害於一乡者否?’答云:‘先前原有,近来却无,地方极为安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有一天差役拿了个地棍来回他,他连忙升了公座,那地棍还没有带上来,他就‘混帐羔子’‘忘八蛋’的一顿臭駡。”
欧阳予倩 《同住的三家》:“我又没有本事去作地棍巴结官府,又没有法子去作捐商,盘剥细民。”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地棍

  • 地棍是出自《儒林外史》的一个意为地痞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