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

词典解释: zuò wàng 1.道家谓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国语辞典注音 ㄗㄨㄛˋ ㄨㄤˋ  拼音 zuò wàng語出《莊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指靜坐時,物我兩忘,與道冥合。▶ 唐.孟浩然〈遊精思題觀主山房〉詩:「漸通玄妙理,深得心。」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789页 第2卷 1045

词典名字:

坐忘

词典发音:

zuò wàng

国语辞典
道家谓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
基本解释

坐忘[ zuò wàng ]

⒈  语出指静坐时,物我两忘,与道冥合

《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唐·孟浩然〈游精思题观主山房〉诗:「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引证解释

⒈  道家谓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

《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
郭象 注:“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
唐 孟浩然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诗:“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钱谦益 《<颜子疏解>叙》:“不违仁者三月也,不违如愚者终身也。忘仁义,忘礼乐,而至于坐忘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坐忘 (静坐的姿态)

  • “坐忘”,静坐的姿态,“忘”的状态,是一种用身心求正道的实有的生命状态,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或麻醉。然而不是他忘完了,而是已经融入到血液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忘记并不见得是坏事,记得也不见得就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心不动故。”“形都泯故。”以实现心灵之清净;以超越自我、回归生命为寄托来实践身心的超越境界、完美境界。很明显,庄子更喜欢后者,有人说这是艺术境界,也有说这是宗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