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

词典解释: chuí lián 1.放下帘子。谓闲居无事。 2.指潜心致力,不预闻他事。 3.谓女后辅幼主临朝听政。 4.指垂下的帘子。国语辞典注音 ㄔㄨㄟˊ ㄌㄧㄢˊ  拼音 chuí lián1. 放下簾子。指閒居無事。▶ 《南史.卷三五.顧覬之傳》:「御繁以約,縣用無事。晝日 垂簾,門階閑寂。」2. 女后輔助幼主臨朝聽政。▶ 《舊唐書.卷五.高宗本紀下》:「上每視朝,天后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

词典名字:

垂帘

词典发音:

chuí lián

国语辞典
1.放下帘子。谓闲居无事。 2.指潜心致力,不预闻他事。 3.谓女后辅幼主临朝听政。 4.指垂下的帘子。
基本解释

垂帘[ chuí lián ]

⒈  放下帘子。指闲居无事。

《南史·卷三五·顾觊之传》:「御繁以约,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

⒉  女后辅助幼主临朝听政。

《旧唐书·卷五·高宗本纪下》:「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

引证解释

⒈  放下帘子。谓闲居无事。

南史·顾觊之传》:“覬之 御繁以约,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李坤》:“蔡以《易》卜,垂帘都门。”

⒉  指潜心致力,不预闻他事。

《魏书·儒林传·徐遵明》:“故能垂帘自精,下帷独得,钻经纬之微言,研圣贤之妙旨。”

⒊  谓女后辅幼主临朝听政。

《旧唐书·高宗纪下》:“自诛 上官仪 后,上每视朝, 天后 垂帘於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章献皇后 崩, 吕公 以后遗令册 杨太妃 为皇太后,且復垂帘,士大夫多不悦。”
《清史稿·礼志七》:“文宗 崩, 穆宗 幼冲嗣位。御史 董元醇 奏请皇太后暂权朝政,称旨,命王大臣等议垂帘仪制。”

⒋  指垂下的帘子。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巖前悬石甚巨,当洞门,若树屏,若垂帘。”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垂帘

  • chuí lián
  • 放下帘子。谓闲居无事。
  • 《南史·顾觊之传》:“ 觊之御繁以约,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
  •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李坤》:“蔡以《易》卜,垂帘都门。”
  • 指潜心致力,不预闻他事。
  • 《魏书·儒林传·徐遵明》:“故能垂帘自精,下帷独得,钻经纬之微言,研圣贤之妙旨。”
  • 清·田兰芳《袁太学(袁可立孙)传》:“性高简,罕与人接。垂帘一室,杂陈鼎彝、书画。”
  • 谓女后辅幼主临朝听政。
  • 《旧唐书·高宗纪下》:“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於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 章献皇后崩,吕公以后遗令册杨太妃为皇太后,且复垂帘,士大夫多不悦。”
  • 《清史稿·礼志七》:“ 文宗崩,穆宗幼冲嗣位。御史董元醇奏请皇太后暂权朝政,称旨,命王大臣等议垂帘仪制。”
  • 指垂下的帘子。
  •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岩前悬石甚巨,当洞门,若树屏,若垂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