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珠

词典解释: chuí zhū 1.珠串下垂。 2.悬挂的珠串。 3.篆书字体之一。形似,称篆字。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825页 第2卷 1081

词典名字:

垂珠

词典发音:

chuí zhū

国语辞典
1.珠串下垂。 2.悬挂的珠串。 3.篆书字体之一。形似垂珠,称垂珠篆字。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珠串下垂。

战国 宋玉 《讽赋》:“主人之女翳承日之华,披翠云之裘,更被白縠单衫,垂珠步摇。”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建木灭景於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
李白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⒉  悬挂的珠串。

刘基 《郁离子·九难》:“叶如车轮,实若垂珠。”

⒊  篆书字体之一。形似垂珠,称垂珠篆字。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垂珠

  • 垂珠是古代中国建筑垂花门的一个部件。垂花门外侧的檐柱不落地,而是倒垂于半空,柱子下端是一对垂珠,雕饰出莲瓣、串珠、花萼云或石榴头等形状,酷似一对含苞待放的花蕾,称做“垂莲柱”。垂珠的形式有方有圆,雕绘也是多种多样,但以垂莲形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