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髻

词典解释

发髻下垂。古代儿童头发的样式。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卷一:“朕时年八岁,垂髻侍侧。”

词典名字:

垂髻

词典发音:

chuí jì

国语辞典
发髻下垂。古代儿童头发的样式。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发髻下垂。古代儿童头发的样式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卷一:“朕时年八岁,垂髻侍侧。”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垂髻

  • 其形先将头发缕在脑后,再在其末端绾成一把,结成一个小团(髻),称垂髻。在汉代妇女中很流行这种发式,也为历代沿用。髻式随社会风俗易化有所改变。如汉代妇女梳的垂髻发团是在背后,明代则已梳在颈后或脑后。梳这种发式的对象,由青年妇女逐渐转到老年妇女,清朝末年,俗称“疙瘩鬏”。 现在农村的一些老年妇女,仍有梳这种垂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