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词典解释


埃及(古代)。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的奴隶制国家。远在旧石器时代,埃及(源于希腊语Aiguptos)即有居民。新石器文化遗址在埃及境内多处发现。因灌溉农业的需要,公元前4000年代由许多农村公社,结成约四十个*诺姆(州)。已开始使用金属工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私有制度和阶级关系。约前3100年,上埃及(河谷地带)首领*米那(美尼斯)征服下埃及(三角洲区),建成统一国家。前王国或早王朝时代(约前31—前27世纪)逐步形成集权统治,都城提尼斯。古王国时代(约前27—前22世纪),确立以法老(国王)为首的中央专制政体,定都孟斐斯;对邻近各区进行多次侵略性远征,大规模兴建金字塔,民力为之耗竭。约前22—前21世纪,地方势力增大,王国分裂,社会动荡。中王国时代(约前21—前18世纪)再度统一后,迁都底比斯;扩建美里多沃湖(摩里斯湖)水利工程,农业和城市经济有所发展。沉重的剥削加剧了贫富分化,终导致约前1750年的农民、奴隶大起义(也有认为这次起义在中王国建立以前),后起义被镇压。继而西亚的*喜克索人侵入并统治百余年。进入新王国时代(前16—前11世纪)后,仍都于底比斯,诸法老尤其是*图特摩斯三世大举对外侵略,从南方努比亚、北方叙利亚掠夺大片土地及大量财富和奴隶。阿蒙神庙分享战利品最多,权势迅速扩大,卒演成世俗王权与阿蒙僧侣之间的斗争(*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宗教改革)。前1300年左右,拉美西斯二世与小亚细亚的赫梯交战,争夺叙利亚地区统治权,约前1284年以缔订和约告终。埃及在政治上渐趋衰弱。后期埃及时代(前11世纪至前525年),先后遭利比亚、努比亚和亚述的入侵;前7世纪中叶重获独立,建塞易斯王朝。前525年为波斯帝国所灭。波斯占领期间,埃及人民一度争得独立。后长期处于外族统治之下。前332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占领埃及,建亚历山大城。前305年起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前30年并入罗马版图。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字、历法、建筑、艺术、科学知识等方面,对西亚和欧洲曾有相当影响。
非洲东北部国家。包括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地跨亚、非两洲。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陆疆邻苏丹、利比亚和巴勒斯坦。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人口6 290万(1995年),87%为阿拉伯人,信伊斯兰教。国语是阿拉伯语。首都开罗。境内除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外,沙漠、半沙漠占国土面积96%以上。间有哈里杰(Khrga)、锡瓦(Siwa)等绿洲;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最高峰是西奈半岛的凯瑟琳山(Katherna),海拔2 637米。气候干热,除地中海沿岸年降水量可达1 000多毫米外,大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尼罗河纵贯全境,两岸为肥沃的绿洲带。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磷灰石、铁、锰等。历史和文化悠久。约公元前3100年已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6—前1世纪先后被亚述、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公元4—7世纪被并入东罗马帝国。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后建立阿拉伯国家。151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1882年被英国占领,1914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22年2月28日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王国。1952年7月国王法鲁克一世(Faruk I, 1920—1965)被推翻。1953年6月建立埃及共和国。1958年同叙利亚组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1961年叙利亚退出阿联。1971年改国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20世纪70年代,实行开放政策,经济发展加速。工业规模仅次于南非居非洲第二。石油采炼和石油化工是首要部门,天然气、电力、钢铁、机械等重工业发展显著。纺织、食品、造纸、制革等工业占有重要地位。小农经济占优势,植棉业发达,以产长绒棉著名。并产水稻、小麦、玉米、柑橘、甘蔗、洋葱、花生等。旅游业发达。苏伊士运河是最重要的国际通航运河。出口石油、棉花、服装、大米、铝制品、水果等。进口主要为木材、电器、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小麦、面粉等。

词典名字:

埃及

词典发音:

āi jí

国语辞典
东北非国家,兼跨亚洲。临地中海和红海。苏伊士运河穿越东北部。面积1002万平方千米。人口60283万(1994年)。首都开罗。气候干热,沙漠广布。尼罗河纵贯全境,谷地和三角洲以灌溉农业发达著称。世界长绒棉主要生产国之一。非洲工业较发达的国家。世界文明古国。有金字塔等著名古迹。旅游业兴旺。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埃及

  •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阿拉伯语: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 ,英语: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简称“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南接苏丹,西连利比亚,东临红海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经地中海与欧洲隔海相通,东南与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相望,埃及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法语也被广泛使用。
  •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国,他们建造了闻名世界的金字塔和帝王谷。公元前3200年建立奴隶制统一国家。前525年属波斯帝国,前30年开始被罗马统治。公元640年遭阿拉伯入侵,151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行省。1798-1801年受法国统治,1882年成为英国殖民地。1922年获得独立。1952年纳赛尔推翻法鲁克王朝,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958年曾和叙利亚组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71年改为现国名。如今埃及的少数民族科普特人是皈依基督教的古埃及人混血后裔,科普特语由古埃及语发展而来,但现在埃及的主体民族阿拉伯人却并不是古埃及人,文化也完全不同。
  • 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在经济、科技领域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态势。也是非洲大陆第三大经济体。其各项重要产业,如旅游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着几乎同等的发展比重。埃及也被认为是一个中等强国,在北非、中东和伊斯兰信仰地区尤其有广泛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