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书

词典解释: tián shū 1.亦作"填篆"。 2.书体之一种。相传为周人媒氏所作。国语辞典注音 ㄊㄧㄢˊ ㄕㄨ  拼音 tián shū一種書法的體式。用篆體書寫,字間滿密,其畫重疊,多用於圖書印記。▶ 元.鄭杓《衍極.卷二.書要篇》:「蓋古文有填書、麒麟、鐘鼎。」▶ 元.劉有定.注:「曰填書,周媒氏以仲春之月,判合男女,以書內采之文,魏文帝使韋誕以題芳林苑中樓觀。晉王廙、王隱並好之,隱以為字間滿密,故謂之『填書』。」亦稱為「填篆」。

词典名字:

填书

词典发音:

tián shū

国语辞典
  • 亦作“填篆”。
  • 基本解释

    填书[ tián shū ]

    ⒈  一种书法的体式。用篆体书写,字间满密,其画重叠,多用于图书印记。

    元·郑杓《衍极·卷二·书要篇》:「盖古文有填书、麒麟、钟鼎。」
    元·刘有定·注:「曰填书,周媒氏以仲春之月,判合男女,以书内采之文,魏文帝使韦诞以题芳林苑中楼观。晋王廙、王隐并好之,隐以为字间满密,故谓之『填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填篆”。书体之一种。相传为 周 人 媒氏 所作。 唐 韦绩 《墨薮·五十六种书》:“填书者,亦 周 之 媒氏 作。

    魏 韦诞 用题宫闕, 王廙、王隐 皆好之。”
    宋 梦英 《十八体书》:“填篆者, 周 媒氏 以仲春之月判会男女,则以此书表信往来,及 魏 明帝 使 京兆 韦仲将 点定 芳林苑楼观, 王廙、王隐 皆云字间满密,故云填篆。亦曰方填书。至今图书印记并用此书。”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填书

  • 填书,tián shū ㄊㄧㄢˊ ㄕㄨ,也指填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