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刑

词典解释: mò xíng 1.古代五刑之一。刺字于被刑者的面额上,染以黑色,作为处罚的标志。国语辞典注音 ㄇㄛˋ ㄒㄧㄥˊ  拼音 mò xíng古代五刑之一。指在罪輕者前額刺字,並染上墨色顏料。▶ 《書經.伊訓》「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訓于蒙土」▶ 句下漢.孔安國.傳:「臣不正君,服,鑿其額,涅以墨。」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959页 第2卷 1215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18页

词典名字:

墨刑

词典发音:

mò xíng

国语辞典

墨刑 mòxíng

[(a punishment in ancient China) tattooing the face] 古代刑罚,在犯人额上刺字并染以墨

基本解释

墨刑[ mò xíng ]

⒈  古代五刑之一。指在罪轻者前额刺字,并染上墨色颜料。《书经·伊训》「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土」句下汉·孔安国·传:「臣不正君,服墨刑,凿其额,涅以墨。」

英语corporal punishment consisting of carving and inking characters on the victim's forehead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五刑之一。刺字于被刑者面额上,染以黑色,作为处罚的标志。

《书·吕刑》“墨辟疑赦” 孔 传:“刻其顙而涅之,曰墨刑。”
《书·伊训》“臣下不匡,其刑墨” 宋 蔡沉 集传:“墨,墨刑也。臣下而不能匡正其君,则以墨刑加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墨刑

  • 墨刑又称黥刑、黥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的脸上或额头上刺字或图案,再染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
  • 墨刑对犯人的身体状况实际影响不大,但脸上的刺青会令犯人失去尊严。既是刻人肌肤的具体刑,又是使受刑人蒙受耻辱、使之区别于常人的一种耻辱刑。墨刑是奴隶制五刑中最轻的一种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