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晕

词典解释: mò yūn 1.牡丹的一种。花色深紫近黑。 2.指作画时用墨笔在纸上晕染。国语辞典注音 ㄇㄛˋ ㄩㄣˋ  拼音 mò yùn寫書法時墨滲出筆畫之外,形成較淡的墨跡,稱為「墨暈」。通常墨磨得不夠濃或寫在未曾砑過的生紙上,都會發生這種現象。

词典名字:

墨晕

词典发音:

mò yūn

国语辞典
1.牡丹的一种。花色深紫近黑。 2.指作画时用墨笔在纸上晕染。
基本解释

墨晕[ mò yùn ]

⒈  写书法时墨渗出笔画之外,形成较淡的墨迹,称为「墨晕」。通常墨磨得不够浓或写在未曾砑过的生纸上,都会发生这种现象。

引证解释

⒈  牡丹的一种。花色深紫近黑。

清 姚元之 《竹叶杂记》卷八:“又尝见 斌笠畊 太僕藏 江纬 画内园牡丹二册……紫者有玛瑙盘、墨晕、紫贝。”

⒉  指作画时用墨笔在纸上晕染。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华光 长老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政所谓写意者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墨晕

  • 墨晕是汉语词汇,读音是mòyùn,出自《竹叶亭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