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

词典解释: xià chóng1.夏天的虫。 2.比喻识见短浅的人。用《庄子.秋水》典。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ㄚˋ ㄔㄨㄥˊ  拼音 xià chóng1. 夏天的蟲。▶ 唐.元稹〈表夏〉詩一○首之七:「莫厭夏蟲多,蜩螗定相擾。」2. 語出《莊子.秋水》:「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比喻見識受局限的人。▶ 《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哂夏蟲之疑冰,整輕翮而思矯。」

词典名字:

夏虫

词典发音:

xià chóng

国语辞典
1.夏天的虫。 2.比喻识见短浅的人。用《庄子.秋水》典。
基本解释

夏虫[ xià chóng ]

⒈  夏天的虫。

唐·元稹〈表夏〉诗一〇首之七:「莫厌夏虫多,蜩螗定相扰。」

⒉  语出比喻见识受局限的人。

《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哂夏虫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

引证解释

⒈  夏天的虫。

唐 元稹 《表夏》诗之七:“云鸿方警夜,笼鸡正鸣晓……草厌夏虫多,蜩螗相扰。”
章炳麟 《菌说》:“麋鹿食荐,夏虫茹腐,非甘之也。彼生乎其地,长乎其时,则自以为适矣。”

⒉  比喻识见短浅的人。用《庄子·秋水》典。参见“夏虫语冰”。

葛洪 《抱朴子·勤求》:“幼弱则未有所知,衰迈则欢乐并废……况於全百年者,万未有一乎?諦而念之,亦无以笑彼夏虫朝菌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隋书》:“宋 以后人不知古义,以纬书怪诞,妄詆 郑君,亦夏虫之见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夏虫 (汉语词语)

  • 夏虫,读音xià chóng,本意指夏天的虫子,用来喻指见识短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