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寇

词典解释: wài kòu 1.外来的敌寇;外来侵掠。国语辞典注音 ㄨㄞˋ ㄎㄡˋ  拼音 wài kòu從外入侵的敵寇。▶ 《管子.君臣上》:「兵亂內作,以召。」▶ 《北史.卷五五.杜弼傳》:「弼又請先除內賊,卻討。」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567页 第3卷 116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36页

词典名字:

外寇

词典发音:

wài kòu

国语辞典

外寇 wàikòu

[foreign invader] 指入侵的外敌

抗击外寇

基本解释

外寇[ wài kòu ]

⒈  从外入侵的敌寇。

《管子·君臣上》:「兵乱内作,以召外寇。」
《北史·卷五五·杜弼传》:「弼又请先除内贼,却讨外寇。」

引证解释

⒈  外来敌寇;外来侵掠

管子·君臣上》:“兵乱内作,以召外寇。”
国语·晋语二》:“唯忠信者能留外寇而不害。”
《北史·杜弼传》:“弼 又请先除内贼,却讨外寇。”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若虽有外寇,而其地尚为我有,乃捨险就易,此何理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外寇

  • 外寇,汉语词语,拼音为wài kòu。释义为外来的敌寇,入侵的外敌,出自《管子·君臣上》、《国语·晋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