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路人

词典解释: wài lù rén 1.外乡人。国语辞典注音 ㄨㄞˋ ˙ㄌㄨ ㄖㄣˊ  拼音 wài lu rén外鄉人、異地之人。▶ 《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有個陳和甫,他是。」▶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六回》:「自己又是個,帶了老婆兒子來上海。」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570页 第3卷 1164

词典名字:

外路人

词典发音:

wài lù rén

国语辞典
外乡人。
基本解释

外路人[ wài lu rén ]

⒈  外乡人、异地之人。

《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有个陈和甫,他是外路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六回》:「自己又是个外路人,带了老婆儿子来上海。」

引证解释

⒈  外乡人。

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有个 陈和甫,他是外路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六回:“朱博如 当下被 承辉 布置机谋所窘,看着 龙光 又是赫赫官威,自己又是个外路人……如何不急。”
鲁迅彷徨·肥皂》:“她大概是‘外路人’,我不懂她的话,她也不懂我的话,不知道她究竟是那里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外路人

  • 外路人,wài lù rén ㄨㄞˋ ㄌㄨˋ ㄖㄣˊ,现代汉语中已多用“外地人”,“外路人”用法仅流传于温州、台州等地区。或因元朝曾设温州路、台州路,而温州、台州方言成形于宋末元初人口大流动之后,之后保留较好遗留此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