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

词典解释

指阴历十二月三十日,即除夕。杨朔 《“阅微草堂”的真面目》:“大致是个叫 张思义 的佃户,受了 纪 家的迫害,大年三十拿着刀闯上 纪 家楼,想要报仇。”

词典名字:

大年三十

词典发音:

dà nián sān shí

国语辞典
指阴历十二月三十日﹐即除夕。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阴历十二月三十日,即除夕。

杨朔 《“阅微草堂的真面目》:“大致是个叫 张思义 的佃户,受了 纪 家的迫害,大年三十拿着刀闯上 纪 家楼,想要报仇。”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大年三十 (传统节日)

  • 除夕,中国传统节日。指阴历腊月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为“月穷岁尽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 。这一天有许多古老的中国民俗活动,如包饺子,吃年夜饭,烧金纸、放爆竹、守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