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遍

词典解释

唐宋*大曲的专用语。每套大曲由十余遍组成,各有专名。凡演唱全各遍的,叫作大遍。宋王灼《碧鸡漫志》:“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衮,始成一曲,谓之大遍。”宋沈括《梦溪笔谈》称“遍”为“解”,谓“每解有数叠者,裁截用之,谓之摘遍”。

词典名字:

大遍

词典发音:

dà biàn

国语辞典
1.亦作"大徧"。 2.唐宋大曲用语。遍﹐乐曲的一套。每套大曲由十余遍组成﹐凡完整演唱各遍的﹐称大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大徧”。 唐 宋 大曲用语。遍,乐曲的一套。每套大曲由十余遍组成,凡完整演唱各遍的,称大遍。

唐 元稹 《琵琶歌》:“《凉州》大徧最豪嘈,《六幺散序笼捻。”
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凉州曲》,本 西凉 所献也,其声本宫调,有大遍、小遍。”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三:“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虚催、实催、袞遍、歇指、杀袞,始成一曲,此谓大遍。”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大遍

  • ㄉㄚˋ ㄅㄧㄢˋ
  • 。 唐 宋 大曲用语。遍,乐曲的一套。每套大曲由十余遍组成,凡完整演唱各遍的,称大遍。 唐 元稹 《琵琶歌》:“《凉州》大徧最豪嘈,《六幺》散序多笼捻。”《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凉州曲》,本 西凉 所献也,其声本宫调,有大遍、小遍。”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三:“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指、杀衮,始成一曲,此谓大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