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酋

词典解释: dà qiú 1.古代酒官之长。 2.旧称少数民族或外族的首领。国语辞典注音 ㄉㄚˋ ㄑㄧㄡˊ  拼音 dà qiú1. 部落的領袖。▶ 《宋史.卷三三四.林廣傳》:「廣發伏擊之,蠻奔潰,斬阿汝及二十八人。」2. 職官名。古代酒官之長。▶ 《禮記.月令》:「仲冬之月,……乃命,秫稻必齊,麴糱必時,湛熾必絜,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102页 第2卷 1358

词典名字:

大酋

词典发音:

dà qiú

国语辞典
1.古代酒官之长。 2.旧称少数民族或外族的首领。
基本解释

大酋[ dà qiú ]

⒈  部落的领袖。

《宋史·卷三三四·林广传》:「广发伏击之,蛮奔溃,斩阿汝及大酋二十八人。」

⒉  职官名。古代酒官之长。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糱必时,湛炽必絜,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酒官之长。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
郑玄 注:“大酋者,酒官之长也。於 周 则为酒人。”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四:“大酋奉甘醪狩人献嘉禽。”

⒉  旧称少数民族或外族的首领。

《宋史·林广传》:“广 发伏击之,蛮奔溃,斩 阿汝 及大酋二八人。”
徐渭 《凯歌赠参将戚公》诗之一:“战罢亲看海日晞,大酋流血湿龙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大酋

  • 官名。殷周时代,称酒官之长为“大酋”,系“酒正”之别称。《礼·月令》:仲冬之月, “乃命大酋,称稻必齐。”注:“大酋者,酒官之长也。于周则为酒人。”(《中国历代官称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