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历

词典解释


太平天囯的历法。阳历的一种。1852年起在太平天囯管辖地区——长江流域施行14年。每年366日,分为12月,单月31日,双月30日,不置闰月,不计朔望。节气在月首,中气置月中。以干支纪日,与旧制阴阳历相同,星期顺序依照西法。但干支和星期日分别比旧历的干支和公历的星期日提早一天。缺点是一年比*回归年多18小时。太平天囯己未九年(1859年)洪仁玕订正历法,称为“太平新历”,规定每40年为一斡年,逢斡之年每月28日,于是每年平均为365.25日,与回归年长度大致相等。
元文宗年号(1328—1330)。
日本村上天皇年号(947—957)。

词典名字:

天历

词典发音:

tiān lì

国语辞典
见"天历"。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见“天历”。亦作“天歷”。

⒉  历法

《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年而当 太初 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於明堂,诸神受纪。”

⒊  犹天命。指帝位

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陶唐 既谢,天歷在 虞。”
李善 注:“天歷,天之歷数。”
《梁书·萧琛传论》:“及践天历,任遇甚隆。”

⒋  太平天囯 的历法。公元1852年起施行于 太平天囯 管辖地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天历 (太平天国历法)

  • 天历作为历法讲,一般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日本的国历,与中国的阳历是一样的,但是日本的天历用的时间更加久远,与中国的阴历是一样的。二是指太平天国所使用的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