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君亲师

词典解释: tiān dì jūn qīn shī 1.君﹐皇上;亲﹐双亲。旧时教育子弟﹐供一木牌﹐上写此五字﹐表示此五者依次为人生最须尊崇﹑服从者。国语辞典注音 ㄊㄧㄢ ㄉㄧˋ ㄐㄩㄣ ㄑㄧㄣ ㄕ  拼音 tiān dì jūn qīn shī儒家五種至尊的倫常。即天、地、國君、雙親、老師。

词典名字:

天地君亲师

词典发音:

tiān dì jūn qīn shī

国语辞典
君﹐皇上;亲﹐双亲。旧时教育子弟﹐供一木牌﹐上写此五字﹐表示此五者依次为人生最须尊崇﹑服从者。
基本解释

天地君亲师[ tiān dì jūn qīn shī ]

⒈  儒家五种至尊的伦常。即天、地、国君、双亲、老师。

引证解释

⒈  君,皇上;亲,双亲。旧时教育子弟,供一木牌,上写此五字,表示此五者依次为人生最须尊崇、服从者。

吴虞 《读荀子书后》:“其《礼论篇》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此实吾国‘天地君亲师’五字牌之所由立。”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我家的正屋的中央,供着一块牌位,用金字写着必须绝对尊敬和服从的五位:‘天地君亲师’。”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天地君亲师

  • 天地君亲师,为中国儒家祭祀的对象,多设一天地君亲师牌位或条幅供奉于中堂。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圣贤等民间祭祀的综合,也是传统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
  • 天地君亲师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思想界和学术界颇为流行,明朝后期以来,崇奉天地君亲师更在民间广为流行。
  • 祭天地源于自然崇拜,中国古代以天为至高神,主宰一切,以地配天,化育万物,祭天地有顺服天意,感谢造化之意。祭祀君王源于君权神授观念。由于在封建社会君王是国家的象征,故祭祀君王也有祈求国泰民安之意。祭亲也就是祭祖,由原始的祖先崇拜发展而来 。
  • 天地君亲师是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合法性和合理依据,由于深入人心,对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