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

词典解释

原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在北京市区中心。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称“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改称“天安门”。红色城墙上开有5个拱形门洞,城上有九开间的重檐歇山城楼,红柱黄瓦,巍峨壮丽。前后各立华表一对,门前有金水河,跨河有汉白玉石桥5座。桥前为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庄严肃穆的图形是我国国徽的主要组成部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此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词典名字:

天安门

词典发音:

tiān ān mén

国语辞典

天安门 Tiān’ānmén

[Tian An Men (Gate of Heavenly Peace)] 北京市重要古建筑。位于北京市区中央,其前的广场是世界最宽广、壮观的广场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天安门

  • 《天安门》是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出品的历史题材电影,由叶大鹰执导,潘粤明、郭柯宇等领衔主演。
  • 影片讲述了1949年为迎接开国大典,华北军区抗敌剧社舞美队紧急受命,对天安门进行全面翻新整修的故事。影片于2009年9月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