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蛾

词典解释: tiān é 1.昆虫名。体形肥大﹐口吻长﹐触角前端呈钩状。夜间飞行。多数对豆类﹑甘薯有害。常见的有甘薯叶﹑豆等。国语辞典注音 ㄊㄧㄢ ㄜˊ  拼音 tiān é動物名。體形肥大,色灰褐,觸角為鉤狀。夜間飛行,嗜食花粉,為害甘薯、豆類等作物。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185页 第2卷 1441

词典名字:

天蛾

词典发音:

tiān é

国语辞典
昆虫名。体形肥大﹐口吻长﹐触角前端呈钩状。夜间飞行。多数对豆类﹑甘薯有害。常见的有甘薯叶天蛾﹑豆天蛾等。
基本解释

天蛾[ tiān é ]

⒈  动物名。体形肥大,色灰褐,触角为钩状。夜间飞行,嗜食花粉为害甘薯、豆类等作物

引证解释

⒈  昆虫名。体形肥大口吻长,触角前端呈钩状。夜间飞行。多数对豆类、甘薯有害。常见的有甘薯叶天蛾、豆天蛾等。

《艺文类聚》卷九七引《广志》:“有蚕蛾,有天蛾。凡草木虫,以蛹化为蛾甚众。”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天蛾

  • 天蛾是鳞翅目天蛾科昆虫的统称。鳞翅目(Lepidoptera)天蛾科(Sphingidae)昆虫。全球分布。体粗壮。腹部纺锤状,触角末端成钩状。前翅狭长,後翅较小,翅展5∼20公分(2∼8吋)。许多种类在吸花蜜时给花(如兰花、矮牵牛花)传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