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讨

词典解释


指帝王禀承天意惩罚罪人,或亲自出兵讨伐。《书·皋陶谟》:“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宋史·宗泽传》:“宜亟行天讨,兴复社稷。”
《民报》临时增刊。章炳麟主编。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在日本东京刊行。一册。载有《讨满洲檄》《四川革命书》《谕立宪党》等十三篇,并附《吴樾遗书》一卷和图画多幅。是当时影响较广泛的革命书刊之一。

词典名字:

天讨

词典发音:

tiān tǎo

国语辞典
上天的惩治。《书.皋陶谟》:"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后以王师征伐为"天讨"﹐意谓禀承天意而行。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上天的惩治。

《书·皋陶谟》:“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
后以王师征伐为“天讨”,意谓禀承天意而行。 《后汉书·光武帝纪赞》:“神旌乃顾,递行天讨。”
杨炯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鲁 伯禽 始得征伐, 周穆王 遂行天讨。”
封神演义》第六七回:“今大王行弔民伐罪之师,正代天以彰天讨,救民于水火。”
清 陈梦雷 《题宁海将军白沙受降图》诗:“天讨原无敌,王师自有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天讨

  • 天讨是一个汉语词汇,注音是tiān tǎo,释义是上天的惩治。